王辅臣,教授,博士生导师
联系方式: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
电话:021-64250784
Email:wfch@ecust.edu.cn
个人简介:
王辅臣,男,1966年4月出生于甘肃岷县。我国煤化工界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,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煤气化技术的主要发明人之一。长期从事煤等含碳原料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,取得了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成果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引领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。2次担任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、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“大规模煤气化及煤基合成反应器”负责人、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“大型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发”负责人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、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、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。
研究方向:
(1) 煤炭气化
(2) 气态与液态烃转化
(3)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
主要经历:
1984年9月-1988年7月 华东九游体育官网化学工程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,获学士学位
1988年9月-1991年3月 华东九游体育官网化学工程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,获工学硕士学位
1992年9月-1995年6月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,获工学博士学位
1991年3月-1993年6月华东九游体育官网 助教
1993年7月-1996年10月华东理工大学 讲师
1996年11月-2000年10月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
2000年11月-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2004年9月-2014年8月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
2022年2月-至今 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
2022年9月至今 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
教学情况:
主讲《燃烧学》,编写《煤炭气化技术》、《石油焦气化制氢技术》。
学术兼职:
目前担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及能源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化工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曾担任Center for Innovation Competence: Virtual High Temperature(欧盟项目)顾问委员会成员。
技术职务:
目前担任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。
代表性荣誉及获奖:
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排名1、8),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(3项排名1)。代表性获奖如下:
(1)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“大型高效水煤浆气化过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”(第一完成人)
(2)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“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”(第八完成人)
(3) 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,“富甲烷气绿色高效转化制合成气成套技术及应用”(第一完成人)
(4) 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“大型气流床煤气化炉内湍流多相流动、传递与反应过程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”(第一完成人)
(5) 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“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”(第一完成人)
代表性科研项目:
(1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,U23A20131,煤气化灰渣分离提质及其资源化利用过程机理研究,2024-01至2027-12,260万,主持
(2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面上项目,22178114,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碳黑生成机理及反应过程研究,2022-01至2025-12,60万元,主持
(3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面上项目,21978092,纯氧条件下H2S燃烧过程火焰结构及反应机理研究,2020-01至2023-12,66万元,主持
(4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国际(地区)合作与交流项目,21761132034,基于颗粒转化的气流床气化炉模拟研究,2018-01至2020-12,172万元,主持
(5) 国家973项目,大规模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,2004-09至2009-08,首席科学家
(6) 国家973项目,煤等含碳固体原料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基础研究,2010-01至2014-9,首席科学家
代表性论文:
合作发表论文420余篇,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大会主旨报告和邀请报告,担任 8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副主任或编委。代表性论文如下:
(1) 王辅臣*, 于广锁, 龚欣, 吴韬, 于遵宏. 射流携带床气化炉内宏观混合过程研究(Ⅰ)冷态浓度分布, (Ⅱ)停留时间分布, (Ⅲ)过程分析与模拟. 化工学报, 1997, 48(2,3): 193-207, 337-346.
(2) 王辅臣*, 刘海峰, 龚欣, 于广锁, 于遵宏. 水煤浆气化系统数学模拟. 燃料化学学报, 2001, 29(1): 33-38.
(3) Fuchen Wang*, Zhijie Zhou, Zhenghua Dai, Xin Gong, Guangsuo Yu, Haifeng Liu, Yifei Wang, Zunhong Yu.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lant operation of an opposed multi-burner coal-water slurry gasification technology.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, 2007, 1(3): 251-258.
(4)Chao Li, Zhenghua Dai, Zhonghua Sun, Fuchen Wang*. Modeling of an opposed multiburner gasifier with a reduced-order model. Industrial &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, 2013, 52(16): 5825-5834.
(5) Gongyi Tu, Weifeng Li, Wenwei Qian, Zhehang Shi, haifeng Liu, Fuchen Wang*. Experimental study on oscillation behaviors in T-jets reactor with excitation.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, 2015, 134: 67-75.
(6) Xinyu Li, Zhenghua Dai, Qinghua Guo, Qinfeng Liang, Fuchen Wang*.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MILD combustion in a bench-scale natural gas partial oxidation gasifier. Fuel, 2017, 193: 197-205.
(7) Qinghua Chang, Rui Gao, Hongjun Li, Guangsuo Yu, Fuchen Wang*. Effect of CO2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ot derived from coal rapid pyrolysis. Combustion and Flame, 2018, 197: 328-339.
(8) Weitong Pan, Zhekun Chen, Dingsong Yao, Xueli Chen, Fuchen Wang*, Gance Dai.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rheology of microporous layer nanoinks for PEM fuel cells.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, 2021, 246: 117001.
(9)Weitong Pan, Bin Wang, Longfei Tang, Yunfei Gao, Lu Ding, Zhenghua Dai, Xueli Chen, Fuchen Wang*, Shantung Tu, Gance Dai. A novel design of distribution zone in scaled-up PEM fuel cells based on active control of transverse flow. AIChE Journal, 2023, 69: e18178.
(10) Ming Gao, Yongjun Jang, Lu Ding, Yunfei Gao, Sheng Dai, Zhenghua Dai, Guangsuo Yu, Wenming Yang, Fuchen Wang*.Mechanism of the noncatalytic oxidation of soot using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2023, 14: 6256.
代表性专利:
合作授权发明专利106件(美国专利3件),制定国家标准2件,获软件著作权5件。代表性专利如下:
(1) 一种气态烃转化炉烧嘴,2018年,专利号:ZL 201510831241.5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代正华,李新宇,李超等
(2) 一种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转化炉及其应用,2015年,专利号:ZL 201210462084.1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代正华,于广锁等
(3) 一种高浓度改质褐煤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,2014年,专利号ZL 201110263089.7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王兴军, 于广锁等
(4) 一种煤的分级利用的方法,2013年,专利号:ZL 201110263085.9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王兴军, 于广锁等
(5) 气化用水焦浆制备方法,2011年,专利号:ZL200810017478.X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亢万忠,邹建辉,郭文元等
(6) 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,2008年,专利号:ZL200810017479.4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亢万忠,郭文元,刘海峰等
(7) 多通道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烧嘴,2006年,专利号:ZL02151238.8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郭文元,蒋自平等
(8) 带有内分布器的三喷口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烧嘴,2006年,专利号:ZL 02151143.8,排名:第一,主要合作者:刘海峰, 于广锁等